17岁时,他参加国内首个大型电视国学知识竞赛节目“开心学国学”,进入全国四强;18岁时,他参加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博雅杯比赛,获得了全国仅有的两个一等奖之一,因此拿到了今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优惠券”。然而,在今年的高考中,他却因离一本线6分之差,被当地招办拒绝投档到复旦大学。尽管8位曾经面试过他的教授联名写信要求破格录取他,但他最终与复旦失之交臂。他,就是被称为“国学小天才”、陕西高新一中高三应届生孙见坤。
一位多年参与招生工作的老师则表示,“这是一件悲哀的事,也是一件无奈的事。说到底,这是高考招生体制的事,只要招生体制没有发生变化,今后还将会有无数个‘孙见坤’。”
国学才子钻研《山海经》
孙见坤的国学底子曾经有目共睹。在去年参加的央视节目“开心学国学”中,他经过14场激烈的全国比赛最终脱颖而出进入到全国四强,并取得了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在赛场上,他对经、史、子、集四部典籍以及文化历史的熟悉程度不但令其他选手十分佩服,连主持人和评委也为之大加赞赏,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康震教授评他为“万里挑一”。
毫无疑问,孙见坤有“才”。而这样的“才”,正是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图招募的“才”。于是,在去年11月复旦大学为自主招生而设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中,孙见坤以一篇名为“《<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的文章引起了复旦几位评委老师的关注,并获得了一等奖。在随后进行的“博雅杯”获奖者面试中,孙见坤再度用他的国学知识给面试官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几位主考官一致认为,“希望学校一定将孙见坤通过自主招生录取进来。”
对此,复旦方面也非常慎重,特地另外请了4位文史类专业的名教授对孙见坤再次面试。结果,前后2批面试官对孙见坤的评价一致。于是,复旦将他列入了5%的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验名单。“当时几位面试官都表示,孙见坤对国学的钻研精神和天赋非常少见,他对《山海经》的注释水平和见解,甚至高于在读的研究生。”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这样告诉记者。
6分之差最终错失复旦
“今年高考中,我的发挥有些失常,最拿手的文综居然只考了206分,以至于总分只有553,距离陕西省文科一本线559差了6分。”在博客中,孙见坤这样描述自己的高考成绩。“当时他的估分是580分,但想不到最终只考了553分。主要是他有点偏科,尤其是英语和数学,有点差,所以最后考分没达到一本线。但是也算一个‘偏才’,所以当时复旦就表态,只要他的档案能够投过来,我们肯定要他。”复旦大学一位负责在陕西招生的老师告诉记者,复旦大学了解了孙见坤的情况后,曾经发过数份传真给陕西省招办,“当时,我们8位面试过他的考官也联名写信,学校的党委书记和副校长也在信上签名了,非常希望能够破格录取孙见坤。”丁光宏告诉记者。
但遗憾的是,尽管复旦方面做出了各种努力,但陕西省招办最终给予的答复是,“今年一个破格的都不能有。”7月23日,陕西省二本录取开始后,孙见坤的档案被送到了山西大学法学系。
他表示没有蔡伟博士幸运
“老天!我上法学系干什么!?我一个立志为往圣继绝学的人居然去学法律?中国又不缺我这一个律师或是法官。”消息传来后,孙见坤和他的家人无不充满失落,而复旦大学有关老师对此也深表遗憾。
令孙见坤困惑的是,“听说今年上海已经有四个高考分数在一本线下的考生被复旦、交大录取,而广东的中山大学已经连续三年破格录取一本线下的考生,湖北的武汉大学也表示对确实优秀的考生可以破格录取,为什么陕西省不能破格投档?”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当我看到三轮车夫蔡伟进了复旦读博士的新闻后,曾信心大增。只是没想到,我终究没有他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