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两会提案:发展“职教”给力唐山城市转型
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实施唐山的“科教立市”战略,推进唐山资源城市转型,加快唐山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在今年的唐山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如何推进唐山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众多委员热议的话题。
-集全市之力建高职“名校”
政协委员张锦瑞表示,唐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既需要大量实践技术型的“蓝领”,有需要既懂专业理论又精通专业技能的高技能型人才。邢平均委员也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将唐山高等职业教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院校主动适应唐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邢平均委员继而建议,“唐山需大力支持特色院校做大做强,集全市之力,建设一所国际知名、高质量、有特色的高职院校,优化唐山的教育文化环境。”刘玉祥委员也表示,院校根据自身优势打造2—3个优势专业,并进行院校专业重组为优势专业集团,打造全国一流的朝阳专业,大力培养有特色、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结构要在不同职校之间有科学、合理的配置。”政协委员张锦瑞分析说,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既懂专业理论又通晓专业技能的高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要以一线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为主导,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和中职院校以及培训中心的人才培养方向要科学定位,使不同类别和规格的专业人才培养各有侧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开放办学、大胆分流
就全国范围来讲,2009年唐山GDP总量排名第18,但在排名前20的城市里几乎找不到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低于唐山的城市。与此相对照,目前唐山市的职业教育居于河北省二流水平。
在思考加快唐山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时,政协委员张月仙提出规范市场,实行开放办学的办法。“允许职业学校跨县自由招生,统计考核可按生源流出地计算,让学生充分享有自愿选择学校就读的自由和权利,切实解决好地区封锁、同业竞争的问题。”同时,采取普职互通、大胆分流的办法,疏通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互通渠道,鼓励普通中学与职业院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允许学生在一定阶段跨校流动,鼓励初三学生分流就读职业学校,鼓励普通高中高三学生分流接受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
借鉴中国南方的先进经验,张月仙委员提出,鼓励县区职校适度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和三年制中职教育,探索中职学校学生参加普通学历教育、参加全省普通高中会考,符合毕业标准的可同时发给普通高中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