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对消费者有什么好处?
全国工商系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会议2月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回顾总结2011年消费维权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工作。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王东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各地工商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服务科学发展和推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效能建设,积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王东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11年全国工商系统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他指出,各地工商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总局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力地维护了市场消费秩序,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紧紧围绕服务扩大消费需求,消费教育引导工作取得新成果。全系统认真贯彻全国工商系统消费教育引导暨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组织实施,面向消费者和经营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引导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为服务扩大消费需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1年,全国工商系统开展大型宣传咨询和授课等各类活动5.9万次,印发宣传材料4545.6万份;参与的消费者1707.5万人次、行业组织人员31.1万人次、企业人员69.5万人次,培训维权工作者和志愿者52.9万人次。
二是紧紧围绕服务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12315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各地将12315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作为工商部门服务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党委、政府社会管理工作的要求有机结合,按照总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全面推进12315各项工作。各地受理消费者诉求渠道进一步通畅,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消费纠纷诉求解决能力进一步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11年,全国工商系统依托12315申诉举报网络共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和举报668.61万件,处理消费者申诉84.61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88亿元。目前,全国共建立“一会两站”48.9万个、12315“五进”消费维权服务站19.4万个,为服务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紧紧围绕维护商品市场秩序和保障消费安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和有关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取得新成效。各地工商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总局行动方案,集中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查处了一批侵权假冒大要案件,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深入开展“家电下乡”市场专项整治和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有关工作,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轮胎、纸巾纸、一次性餐盒、不锈钢压力锅、饮用水水桶、建材等商品质量专项执法检查和“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活动,依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商品违法行为,有力地维护了商品市场秩序。2011年,全国工商系统共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0.23万件,案值12.76亿元。
四是紧紧围绕推进提升消费维权依法行政水平,消费维权长效机制建设迈出新步伐。各地认真研究探索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准入退出制度改革。按照总局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工作流程,加强“一会两站”和12315“五进”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消费教育引导工作,健全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加强了消费维权长效机制建设。
王东峰在深刻分析了当前工商系统消费维权工作面临的形势后,提出了2012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目标,大力推进消费教育引导体系建设、12315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消费维权执法效能建设、消费维权组织网络体系建设、消费维权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消费维权效能,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