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启动实施2012年教育民生工程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为增强教育的普惠性,市教育系统启动实施了2012年民生工程,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集中精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民生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实施教育民生工程的主要措施包括:切实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利用中央、省专项资金和市、县配套资金,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100所,增设农村小学附设园100所;鼓励和引导幼儿园升级升类,继续开展“普三”、省示范园和一类园复查工作,确保遵化、丰润、古冶、开平等县区顺利通过省“普三”复查验收,新增省示范园4所,90%的乡镇中心园达到省农村示范园标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开展“百所学校帮扶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市范围内选取10所省示范高中、40所省示范幼儿园、50所优质初中、100所优质小学对口帮扶薄弱学校(幼儿园),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在教育资源配置、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向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倾斜;进一步完善落实县域内城乡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和以补充农村中小学教师为重点的公开招考机制,全年完成教师支教交流1000人以上;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确保生源均衡。继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省级示范性高中创建工作,力争年内新增1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使省级示范性高中占公办普通高中的比例达到65%左右,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就读的学生达到高中在校生的85%左右。全力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办学规模,积极引导未升入高中和大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能进入中高职学校学习,2012年中职招生(含“送教下乡”全日制涉农专业)4万人。全面开展继续教育,切实发挥职教中心、乡镇成人学校的作用,以实施“引培推”工程为抓手,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组织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年内培训50万人次。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义务教育阶段免费为农村学生和城市低保特困家庭学生提供教科书,农村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面达到寄宿生总数的23%,小学生年均补助1000元,初中生年均补助1250元;落实普通高中公助生免学费政策,免除低保、特困家庭公助生课本费和住宿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继续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和城市特困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免除困难家庭和涉农专业学生的学费;高等学校实施奖、助、贷、减、补政策,资助面20%以上;为唐山籍贫困大学生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6000元,贷款期限最长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