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一、概况
 
    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近1.9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8.2%;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576.5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7%。
 
103个城市的地区分布情况
| 华北 | 东北 | 华东 | 中南 | 西南 | 西北 | 
| 天津 石家庄 太原 呼和浩特 廊坊 秦皇岛 大同 阳泉 包头 赤峰 (10个) |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大连 白山 鞍山 本溪 抚顺 吉林 辽源 齐齐哈尔 松原 通化 牡丹江 延边  (15个) | 上海 济南 南京 合肥 福州 青岛 烟台 淄博 威海 潍坊 苏州 温州 徐州 南通 绍兴 盐城 常熟 新余 无锡 安庆 黄山 芜湖 萍乡 东营 景德镇 马鞍山 泉州 三明 (28个) | 郑州 武汉 长沙 南宁 许昌 黄石 荆州 潜江 十堰 襄樊 宜昌 益阳 岳阳 湘潭 常德 郴州 桂林 衡阳 佛山 汕头 柳州 恩施 洛阳 孝感 (24个) | 重庆 成都 贵阳 德阳 乐山 泸州 绵阳 保山 玉溪 六盘水 (10个) | 西安 兰州 西宁 银川 乌鲁木齐 渭南 咸阳 白银 宝鸡 昌吉 哈密 金昌 喀什 铜川 库尔勒 吐鲁番 (16个) | 
 
    报告中所统计的数据为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所采集的供求信息,均为本季度有效数。103个监测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08.9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473.1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8,比上季度上升0.0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04。(见表1)。
 
    分区域,东、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07、1.06、1.11。
 
    在本季度与2011年第四季度相同的84个城市中,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增加了8万人,增长了1.8%,求职人数减少约0.4万人,下降了0.1%。分区域,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市场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10.3万人和2.5万人,各增长了4.3%和1.1%;;中部地区城市市场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7.8万人和7.1万人,各下降了7.3%和7.2%;西部市场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5.5万人和4.2万人,各增长了6.6%和5.3%。
 
    在本季度与上季度相同的92个城市中,本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74.2万人、91.6万人,各减少13.1%和16.7%。分区域,与上季度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市场本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31万人和48.6万人,各下降了10.5%和16.4%;中部地区城市市场本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25.4万人和20万人,各下降了16.3%和14%;西部地区城市市场本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17.8万人和23万人,各下降了15.6%和20.9%。
 
表1. 供求总体情况
|   | 需求人数(人) | 求职人数(人) |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与上季度 相比变化 | 与去年同期 相比变化 | 
| 本期有效数 | 5088751 | 4730839 | 1.08  | 0.03  | 0.04  | 
 
 
    2012年第四季度全国103个城市的供求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总体而言,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用人需求有所增加,求职人数略有减少;与上季度相比,劳动力供求人数均有所减少。
 
    2.98.4%的用人需求集中在二、三产业;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均有所上升,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均有所下降。
 
    从行业需求看,82.9%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4%、14.7%、11.9%、10.1%、7.3%、4.9%。
 
    3.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既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又是求职人员集中的职业。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专业技术人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23、1.13、1.06、1.06;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最低,仅为0.69。
 
    4.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0.8%,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37.9%。与上季度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求职比重有所上升,外来务工人员的求职比重有所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求职比重均有所上升。
 
    5.分性别来看,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女性略高于男性;分年龄来看,25–34岁年龄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分文化程度来看,硕士及以上、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高。
 
    6.各技术等级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66、2.49和2.37。
 
二、产业、行业劳动力需求状况
 
    本季度103个城市中,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1.6%、40.8%和57.6%。与上季度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0.7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 产业 | 需求人数(人)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 与去年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 
| 第一产业 | 80455 | 1.6  | 0  | 0.3  | 
| 第二产业 | 2074986 | 40.8  | 1.9  | 0.4  | 
| 第三产业 | 2933310 | 57.6  | -1.9  | -0.7  | 
| 合计 | 5088751 | 100.0  | / | / | 
 
 
    从行业需求看,82.9%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4%、14.7%、11.9%、10.1%、7.3%、4.9%。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83.3%和12.1%,二者合计为95.4%;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25.4%、20.6%、17.5%和12.7%,四项合计为76.2%。
 
    与上季度相比,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1.5、1.3、0.6、1.3和0.2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下降了6.4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1.5、0.4、0.7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4、0.7和0.3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 行 业 | 需求人数(人)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 与去年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 
|  | 80455 | 1.6  | -  | 0.3  | 
| 采矿业 | 33080 | 0.7  | 0.1  | -1.0  | 
| 制造业 | 1729217 | 34.0  | 1.5  | 1.5  | 
|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62607 | 1.2  | -  | -0.8  | 
| 建筑业 | 250082 | 4.9  | 0.2  | 0.7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12024 | 2.2  | 0.3  | -0.1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61284 | 3.2  | 0.4  | 0.6  | 
| 批发和零售业 | 745574 | 14.7  | 1.3  | -0.4  | 
| 住宿和餐饮业 | 603812 | 11.9  | 0.6  | -0.7  | 
| 金融业 | 63733 | 1.3  | 0.1  | -  | 
| 房地产业 | 115967 | 2.3  | 0.2  | -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72691 | 7.3  | 1.3  | -0.3  |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42023 | 0.8  | 0.1  | 0.1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3366 | 0.5  | -  | -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514487 | 10.1  | -6.4  | 0.4  | 
| 教育 | 42317 | 0.8  | 0.1  | -0.1  |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38931 | 0.8  | -  | 0.1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77186 | 1.5  | 0.1  | 0.0  | 
|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 19301 | 0.4  | -  | -0.1  | 
| 国际组织 | 614 | 0.0  | -  | -0.1  | 
| 合计 | 5088751 | 100.0  | / | / | 
 
 
三、用人单位需求状况
 
    从用人单位看,96.8%的用人需求集中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仅占0.8%,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2.4%。
 
    在企业用人需求中,内资企业占72.2%,其中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26.5%、24.3%和10.9%,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3.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7.9%;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9.9%;个体经营的用人需求比重为10%。
 
    与上季度相比,内资企业、个体经营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1.1和0.1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6和0.7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下降了2.9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经营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0.5、1.7和0.7个百分点。(见表4)
 
表4. 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
| 单位性质 | 需求人数(人)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 与去年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 
| 企业 | 4927049 | 96.8  | -0.1  | -0.3  | 
|   内资企业 | 3558523 | 72.2  | 1.1  | -2.9  | 
|     国有企业 | 112443 | 2.3  | -  | -0.1  | 
|     集体企业 | 80762 | 1.6  | 0.4  | 0.1  | 
|     股份合作企业 | 151925 | 3.1  | -  | -0.6  | 
|     联营企业 | 53669 | 1.1  | -  | -0.7  | 
|     有限责任公司 | 1307335 | 26.5  | 0.9  | -1.5  | 
|     股份有限公司 | 534934 | 10.9  | -0.3  | -0.7  | 
|     私营企业 | 1198563 | 24.3  | 0.4  | 1.6  | 
|     其他企业 | 118892 | 2.4  | -0.3  | -0.9  |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386943 | 7.9  | -0.6  | 0.5  | 
|   外商投资企业       | 486599 | 9.9  | -0.7  | 1.7  | 
|   个体经营 | 494984 | 10.0  | 0.1  | 0.7  | 
| 事业 | 29666 | 0.6  | 0.1  | 0.1  | 
| 机关 | 8514 | 0.2  | -  | -  | 
| 其他 | 123522 | 2.4  | -  | 0.2  | 
| 合计 | 5088751 | 100.0  | / | / | 
 
 
四、职业供求状况
 
    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65.3%的用人需求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两大职业,其需求所占比重分别为35.7%和29.6%。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用人需求也比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13.2%和9.7%。与上季度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0.2个百分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下降了1.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3.5个百分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下降了4.5个百分点。
 
    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员主要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其所占比重分别为32.5%和24.6%,两者合计约占总求职人数的57.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为14.5%和12.8%。与上季度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下降了1.7和2.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求职比重上升了3.4个百分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了3.5个百分点。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专业技术人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23、1.13、1.06、1.06;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最低,仅为0.69。(见表5)
 
表5. 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
| 职业类别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需求 人数 (人) | 需求 比重 (%) | 与上季度 相比需求 变化 (百分点) | 与去年 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 求职 人数 (人) | 求职 比重 (%) |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 | 与去年 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与上季度 相比供求 变化 | 与去年 同期相比供求变化 | 
| 单位负责人 | 154721 | 3.0  | -0.1  | -0.1  | 171939 | 3.6  | -  | 0.2  | 0.87  | -0.03  | -0.05  | 
| 专业技术人员 | 674106 | 13.2  | -  | -1.6  | 606989 | 12.8  | 1.0  | -1.5  | 1.06  | -0.06  | 0.02  | 
|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491625 | 9.7  | 0.2  | -0.6  | 687336 | 14.5  | 0.9  | 0.4  | 0.69  | -0.02  | -0.05  | 
|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 1508610 | 29.6  | -1.3  | -4.5  | 1165018 | 24.6  | -2.4  | -3.5  | 1.23  | 0.08  | 0.02  | 
|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 71585 | 1.4  | -0.1  | 0.2  | 64873 | 1.4  | -  | 0.3  | 1.06  | -0.03  | -0.02  | 
|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 1818593 | 35.7  | 0.2  | 3.5  | 1535830 | 32.5  | -1.7  | 3.4  | 1.13  | 0.08  | 0.02  | 
| 其他 | 369511 | 7.4  | 1.1  | 3.1  | 290932 | 6.1  | 2.1  | 0.1  | 1.21  | -0.31  | 0.48  | 
| 无要求 | / | / | / | / | 207922 | 4.5  | 0.1  | 0.6  | / | / | / | 
| 合计 | 5088751 | 100.0  | / | / | 4730839 | 100  | / | / | / | / | / | 
 
 
五、求职人员分类状况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6]所占比重为50.8%,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4.3%(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6.4%),就业转失业人员占17.2%,其他失业人员占9.3%;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37.9%,外来务工人员是由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组成,其所占比重分别为17.3%和20.6%。
 
    与上季度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0.1和3.8个百分点;外来务工人员中,本市农村人员的求职比重上升了1.7个百分点,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了4.7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和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0.4和1.7个百分点;外来务工人员中,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1.2和0.9个百分点。(见表6)
 
表6. 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
| 求职人员类别 | 求职人数(人)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 与去年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 
| 新成长失业青年 | 1149848 | 24.3  | 0.1  | 0.4  | 
| 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 | 533261 | 46.4  | -5.0  | 5.8  | 
| 就业转失业人员 | 812611 | 17.2  | 3.8  | 1.7  | 
| 其他失业人员 | 440975 | 9.3  | -1.9  | -4.1  | 
| 在业人员 | 225762 | 4.8  | 0.6  | -0.5  | 
| 下岗职工 | 136161 | 2.9  | 0.1  | -0.1  | 
| 退休人员 | 42086 | 0.9  | 0.1  | 0.3  | 
| 在学人员 | 130277 | 2.8  | 0.3  | 0.2  | 
| 本市农村人员 | 817512 | 17.3  | 1.7  | 1.2  | 
| 外埠人员 | 975607 | 20.6  | -4.7  | 0.9  | 
| 合计 | 4730839 | 100.0  | / | / | 
 
 
六、招聘、应聘条件状况
 
1.性别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需求看,64.2%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为33.9%,对女性的需求比重为30.3%。
 
    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的求职人数多于女性,所占比重分别为54.4%和45.6%。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男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06,女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率为1.1。(见表7)
 
表7. 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
| 性别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需求 人数 (人) | 需求 比重 (%) | 与上季度 相比需求 变化 (百分点) | 与去年 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 求职 人数 (人) | 求职 比重 (%) | 与上季度 相比求职 变化 (百分点) | 与去年 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与上季度 相比供求 变化 | 与去年 同期相比 供求变化 | 
| 男 | 1727358 | 33.9  | -0.2  | -0.7  | 2571780 | 54.4  | -0.1  | -1.2  | 1.06  | 0.02  | 0.05  | 
| 女 | 1543103 | 30.3  | -0.5  | -0.8  | 2159059 | 45.6  | 0.1  | 1.2  | 1.10  | 0.02  | 0.01  | 
| 无要求 | 1818290 | 35.8  | 0.7  | 1.5  | 0 | / | / | / | / | / | / | 
| 合计 | 5088751 | 100  | / | / | 4730839 | 100  | / | / | / | / | / | 
 
 
2.年龄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要求看,87.3%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16-3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63.8%;其中,要求劳动者年龄在16-2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占28%,要求劳动者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占35.8%。
 
    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16-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人数的71.7%;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5.1%,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6.6%。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16-24岁、25-34岁、35-44岁、4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19、1.14和0.8。(见表8)
 
表8. 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
 
| 年龄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需求 人数 (人) | 需求 比重 (%)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 与去年 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 求职 人数 (人) | 求职 比重 (%) | 与上季度 相比求职 变化 (百分点) | 与去年 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 | 与去年同期相比供求变化 | 
| 16-24岁 | 1427004 | 28.0  | -3.7  | -  | 1661057 | 35.1  | -2.0  | 1.1  | 1.00  | -0.01  | 0.02  | 
| 25-34岁 | 1819240 | 35.8  | -0.7  | -0.3  | 1730222 | 36.6  | 0.5  | 1.5  | 1.19  | 0.02  | 0.00  | 
| 35-44岁 | 896675 | 17.6  | 0.8  | -1.7  | 890497 | 18.8  | 0.7  | -2.6  | 1.14  | 0.06  | 0.08  | 
| 45岁以上 | 298272 | 5.9  | 0.6  | 0.4  | 449063 | 9.5  | 0.8  | -  | 0.80  | 0.06  | 0.08  | 
| 无要求 | 647560 | 12.7  | 3.0  | 1.6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5088751 | 100.0  | / | / | 4730839 | 1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文化程度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88%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38.9%(其中对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占55.5%);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1.3%;对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18.4%;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9.4%。
 
    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全部求职者的42.4%(其中56.7%的求职者具有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3.5%;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2.4%;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11.7%。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硕士以上各文化程度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1.12、1.01、0.93和2.24。(见表9)
 
表9.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
| 文化程度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需求 人数 (人) | 需求 比重 (%)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 与去年 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 求职 人数 (人) | 求职 比重 (%) |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 | 与去年 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 岗位空缺 与求职者 比率 | 与上季 度相比 供求变化 | 与去年 同期相比供求变化 | 
| 初中及以下 | 1085256 | 21.3  | -2.2  | -2.3  | 1112630 | 23.5  | -1.9  | -3.0  | 1.10  | 0.02  | 0.06  | 
| 高中 | 1980766 | 38.9  | 2.7  | -1.1  | 2003563 | 42.4  | 3.5  | 1.4  | 1.12  | 0.03  | -0.02  | 
|   职高、技校、中专 | 1098843 | 55.5  | -10.6  | -5.3  | 1136989 | 56.7  | -4.0  | -1.2  | 1.27  | -0.08  | -0.08  | 
| 大专 | 938752 | 18.4  | 0.9  | 1.0  | 1057885 | 22.4  | 0.7  | 0.9  | 1.01  | 0.05  | 0.05  | 
| 大学 | 429359 | 8.4  | -3.7  | 0.8  | 531494 | 11.2  | -2.4  | 0.6  | 0.93  | -0.11  | 0.07  | 
| 硕士以上 | 53348 | 1.0  | 0.5 ,  | 0.7  | 25267 | 0.5  | 0.0  | 0.1  | 2, .24  | 1.09  | 1.29  | 
| 无要求 | 601270 | 12.0  | 1.8  | 0.9  | 0 | / | / | / | / | / | / | 
| 合计 | 5088751 | 100 | / | / | 4730839 | 100 | / | / | / | / | / | 
 
 
4.技术等级或职称
 
    从需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60.7%,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51.8%。
 
    从求职看,58.3%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52.4%。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66、2.49和2.37。(见表10)
 
表10.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
| 技术等级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需求 人数 (人) | 需求 比重 (%)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 与去年 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 求职 人数 (人) | 求职 比重 (%) |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 | 与去年 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 |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 | 与去年 同期相比供求变化 | 
| 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 | 1201372 | 23.6  | 2.9  | 1.6  | 1133572 | 24.0  | 1.7  | 0.3  | 1.48  | -  | 0.08  | 
| 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 | 579300 | 11.4  | 1.3  | 0.1  | 563936 | 11.9  | 1.9  | 1.7  | 1.45  | -0.11  | -0.14  | 
| 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 | 217184 | 4.3  | 0.5  | -0.2  | 164303 | 3.5  | 0.4  | -0.3  | 1.75  | -0.02  | 0.08  | 
| 职业资格二级(技师) | 129676 | 2.5  | 0.3  | 0.3  | 62662 | 1.3  | 0.1  | -0.2  | 2.49  | 0.11  | 0.52  | 
| 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 39387 | 0.8  | 0.1  | 0.0  | 17586 | 0.4  | 0.0  | 0.0  | 2.66  | -0.20  | -0.02  | 
|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 | 552298 | 10.9  | 1.7  | 0.6  | 536721 | 11.3  | 1.7  | 0.4  | 1.45  | -0.05  | 0.03  | 
|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工程师) | 301576 | 5.9  | 0.8  | -0.5  | 248289 | 5.2  | 0.8  | -0.8  | 1.64  | -0.06  | 0.10  | 
|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 | 65407 | 1.3  | 0.3  | -0.1  | 33539 | 0.7  | 0.1  | 0.0  | 2.37  | 0.01  | -0.19  | 
|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 | 0 | / | / |   | 1970231 | 41.7  | -6.7  | -1.1  | / | / | / | 
| 无要求 | 2002551 | 39.3  | -7.9  | -1.8  | 0 | / | / | / | / | / | / | 
| 合计 | 5088751 | 100 | / | / | 4730839 | 100 | / | / | / | / | / | 
 
 
七、部分城市职业供求状况
 
    不同城市的经济结构不同,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同,其职业供求对比的差异十分明显(见表11)。
 
表11. 全国十大城市岗位需求与求职排行榜
| 城市 |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第二产业需求 | 第三产业需求 | 岗位空缺大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 |   | 岗位空缺小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 |   | 
|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 天津 | 0.85 | 24.1% | 75.9% | 推销展销人员 | 3:1 | 银行业务人员 | 1:3 | 
|   |   |   |   | 保险业务人员 | 2:1 | 秘书、打字员 | 1:3 | 
|   |   |   |   | 储运人员 | 2:1 | 行政业务人员 | 1:3 | 
| 上海 | 1.07 | 8% | 92% | 餐厅服务员、厨工 | 3:1 | 治安保卫人员 | 1:3 | 
|   |   |   |   | 裁剪缝纫人员 | 8:1 | 美容美发人员 | 1:5 | 
|   |   |   |   | 机械冷加工人员 | 3:1 | 营业人员、收银员 | 1:6 | 
| 重庆 | 1.1 | 40.9% | 58.2% | 机械冷加工人员 | 2:1 | 营业人员、收银员 | 1:2 | 
|   |   |   |   | 裁剪缝纫人员 | 3:1 | 机动车驾驶员 | 1:5 | 
|   |   |   |   | 推销展销人员 | 2:1 | 饭店服务人员 | 1:2 | 
| 沈阳 | 0.97 | 31.5% | 65.7% | 餐厅服务员、厨工 | 3:1 | 秘书、打字员 | 1:3 | 
|   |   |   |   | 保险业务人员 | 2:1 | 保育、家庭服务员 | 1:3 | 
|   |   |   |   | 机械工程技术人员 | 2:1 | 物业管理人员 | 1:3 | 
| 石家庄 | 1.04 | 11.2% | 88.5% | 推销展销人员 | 2:1 | 营业人员、收银员 | 1:2 | 
|   |   |   |   | 治安保卫人员 | 2:1 | 电工 | 1:2 | 
|   |   |   |   | 行政业务人员 | 2:1 | 饭店服务人员 | 1:2 | 
| 福州 | 1.27 | 61.6% | 37.8% | 搬运、包装人员 | 2:1 | 营业人员、收银员 | 1:2 | 
|   |   |   |   | 电子元件、器件制造人员 | 2:1 | 行政业务人员 | 1:2 | 
|   |   |   |   | 餐厅服务员、厨工 | 2:1 | 治安保卫人员 | 1:2 | 
| 郑州 | 1.39 | 4.1% | 95.7% | 推销展销人员 | 3:1 | 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 | 1:3 | 
|   |   |   |   | 部门经理 | 3:1 | 机动车驾驶员 | 1:3 | 
|   |   |   |   | 营业人员、收银员 | 2:1 | 普通电力设备检修员、电工 | 1:3 | 
| 武汉 | 1.28 | 26.1% | 73.2% | 餐厅服务员、厨工 | 4:1 | 财会人员 | 1:2 | 
|   |   |   |   | 推销展销人员 | 4:1 | 行政业务人员 | 1:4 | 
|   |   |   |   | 饭店服务人员 | 25:1 | 其他仓储人员 | 1:3 | 
| 成都 | 1.01 | 36.7% | 62.9% | 推销展销人员 | 2:1 | 营业人员、收银员 | 1:2 | 
|   |   |   |   | 采购人员 | 2:1 | 行政业务人员 | 1:2 | 
|   |   |   |   | 机械热加工人员 | 2:1 | 财会人员 | 1:2 | 
| 贵阳 | 0.84 | 22.8% | 74.9% | 治安保卫人员 | 3:1 | 机动车驾驶员 | 1:2 | 
|   |   |   |   | 清洁人员 | 2:1 | 电子元件、器件制造人员 | 1:3 | 
|   |   |   |   | 推销展销人员 | 2:1 | 机械工程技术人员 | 1:2 |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