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政协常委、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先生第三次向“两会”提交了关于高考(论坛)不一定考外语的提案。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高考取消外语”成了最热门话题,被媒体和网络炒得热火朝天,不少人发文历数外语“十八般罪恶”。从媒体、网络,“倒外派”已占据上风,一些传统人士感觉“废除外语”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了。深得学生的推崇!
这几天,我问了几个附近上学的高中在校生:“假如高考要是取消英语(论坛),你们怎么看。”他们抬头看了看我,把嘴一撇道:“这可能吗?要是真的那我们就要烧高香了,你骗谁呢?”很显然,他们在两会期间并没有关注两会政协代表的提案。不过从他们的表情中就完全可以看出来,平日对英语的厌恶的程度。最近有位北外叫香奈儿的女学生也趁机炮轰了一番英语。当然,她的炮轰有些是过激了一些,但也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道理。我们固且可以从中看出,在中国有许多学生对英语是很厌恶的。
缘何中国学生如此厌恶英语呢?这里面是存在各种因素的。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很早的时候就有人认识到,不过并没有引起教育人士的重视,在他们看来,学习英语是与世界接轨的一种渠道。
走到社会上,我们不难发现,不管一些聘人单位,还是各大企业的选拔人才,如果你的英语过不了关,那么你将很难为之胜任,从这一点上去看,我们似乎感觉到人们对英语太过于痴迷的状态,像是一种新迷信的产生。我们都知道,对一件事物过份的追求的话,很可能所得到的结果将是事得其反。
其实,我们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存理智的想法。很多外语过不了关的人才,其实他们从别的方面要比那些英语过关的人要强的多。而正因为社会对英语过度的崇拜,把他们拒之门外。面对这一种现象的存在,我们是不是应该要得新去认识一番呢?
可能新时代所要接受的事物是一种全新的现象,但我们同时也要明确的知道里面所存在弊端。
有人说,我国对外开放,要吸收世界先进的文明,不得不学习英语,这好象是不学好英语就不能体现出国际水平。从这方面看,这些年,在国内英语形式完全比国语要强盛的多。家长,学子把狭隘的目光只盯在英语上去看,而国语则变为了一种属附品,英语看等级好象代替了人才的一种表现。这就好象古前的一种迷信的新开始掀起是一样的。
我们国家设置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提高人口素质和培养各类不同的人才,而英语只是引用西方文明的一种交流语言,在一些专业上如党史,古代史,中医药类专业的人,我认为大可不必学习太多的英语。别让他们把时间浪费在学英语上面。
其实,学习语言也是需要天份的,如果一个学生在修过程中对英语没有兴趣,大可以去发挥他自己本身的强处,不要把精力荒废在学习英语里面。很多的教师对学生说要珍惜时间,把握好学习的机会,其实这种勉强让学生的去学习英语,是不是也是浪费时间呢?
我们可以去看看现实,在社会中,真正能用的上英语的比例所占有多少呢?象一些城市打出“双语幼儿园”让三岁的儿童伊呀的学习英语,还有英语补习班,英语进修班一大堆,忙的学生的是焦头烂额,有时候真替现在的学生感到可怜,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却找不出自己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时代的发展,我们是要跟上脚步,综合性的提高,我们要向前走一步,同时也要清楚地去认识在这其中有所不足这处的地方,应该要加之阻拦。盲目的行走,往往总是要不停的摔跤,认清楚一些,对自身也有一定的好处。
见一些学子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英语,而效果却很差,在他们的内心,其实对英语本身就没有什么兴趣,只是赶着鸭子上架的方式去学习而已!这只能是事得其反,不如让他们如鱼得水。
往往优秀的人才因外语的原因而被挡之门槛之外,这只能说是国人的悲哀!
中国古人最聪明的人,在学习《周易》和《八卦》之类的推算书籍。而今人则在学习外语一般,只是年代不同而已!有些人说白了一点,纯粹只是在别人的面前提高自身的身价,失去了中国人的所因有的修养,使其躯体也随之了西化。
国内的知识资源,我们应当去挖掘,而并不是因为英语的等级,让另外一些突出的人才拒之门外,这只能算是一种坑害,不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进展!如今的人们对英语的崇拜,就象八十年代那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并没有两样。
英语不是中华民族的财富,它是一门世界交流的语言。我们不要太过于狂热的追求。而今的中国对英语的狂热追求,已远远胜过国语,已经遭到学生的憎恨!而学生为何会憎恨英语呢?教育界人士应该要认清楚,英语是要学习的,但不是强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