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类型: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环渤海建材网

招聘企业

招聘职位

日期
唐山鑫淼金 电工兼职IT 2013/3/30
唐山创元教 网站推广 2013/2/17
唐山创元教 网站编辑 2013/2/17
唐山瑞津酒 酒店实习生 2012/12/14
哈尔滨哈飞 钳工 2012/8/20
劳联环球国 诚聘装配工 2012/8/4
滦县友朋汽 汽车维修技师 2012/7/15
河北元道通 移动基站维护 2012/6/26
唐山水峰商 店面销售 2012/6/19
      您的位置:唐山技校网>> 教育新闻 >>请您评选唐山英雄模范和感动唐山人物


请您评选唐山英雄模范和感动唐山人物

已阅[8020]次[2009/9/7]

  为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民政局、市人事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军分区政治部等10个单位在全市组织开展了“1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唐山英雄模范人物和1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唐山人物”(以下简称“双十人物”)评选活动。

  在各地各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推荐的基础上,经市“双十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评议审定,按照正式人选1.5倍比例,确定了15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唐山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和15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唐山人物”候选人,现予公布。

  为便于广大干部群众了解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的事迹,方便投票、评选,市“双十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今天在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和环渤海新闻网刊登候选人主要事迹。同时刊登选票和投票须知,接受公众投票。投票具体事宜见投票须知。

市“双十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2009年9月4日

  评选活动公众投票须知

  1.投票时间从即日起至9月15日(以邮寄日戳为准)。

  2.投票范围为组委会公布的“1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唐山英雄模范人物和1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唐山人物”两类候选人,共30人。

  3.此次投票采用纸质方式进行,报纸选票可剪裁、复印,网络选票可下载。填写选票请用钢笔、碳素笔或圆珠笔,在所选候选人后面的“□”内打“√”即可。每张选票所选每类候选人不得超过10人,否则视为无效选票。

  4.选票寄至:唐山市西山道1号市委宣传部438房间,邮编:063005。

  1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唐山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事迹

  (按姓氏笔画排序)

  01.邓培(1883-1927)

  男,广东三水人,中共党员。

  邓培是唐山地方党组织最早的领导人,中国早期铁路工人运动的优秀活动家。他1900年进入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当工人牞1910年在唐山加入同盟会,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参加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7月建立唐山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1年11月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接见。1922年4月,创建了中共唐山地方执行委员会并担任书记。1922年10月,领导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同盟大罢工,掀起了唐山工人运动的高潮。1923年6月在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4年2月在北京参与领导召开全国铁路工人代表大会,成立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被选为委员长。1925年1月在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之后担任中共中央驻唐山特派代表,兼中共唐山地委书记。1926年任全国铁路总工会广东办事处主任,后任广东省总工会委员长。在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三、四次代表大会上分别当选为执行委员、主席团成员。在第三、四次全国劳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1927年在广州“四一五”大屠杀中英勇就义。

  02.王平陆(1902-1938)

  男,河北迁西(时属迁安)人,中共党员。

  王平陆原名高永祥,25岁时结伴闯关东,后到哈尔滨中东铁路当路警,在和管理铁路的苏联人接触期间,了解到不少十月革命的情况,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的熏陶。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返乡宣传抗日。1932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化名王平陆。1933年牞他在迁安协助李运昌组织、训练反日、反国民党的游击队,并被选为新县委委员。为了筹措革命活动经费,他忍痛割爱变卖土地和家产。1934年1月,他领导了迁安农民暴动,拉起150多人的“中国工农红军京东游击队”,提出了“抗捐抗税抗债抗团费”“夺取土豪地主反革命武装”等口号。迁安暴动举事失败后,反动地主武装大肆追捕共产党,王平陆在遭追杀的过程中,和党组织失去联系,仍然继续坚持战斗。后与李葆华和李运昌取得联系,重新组建县委,任书记。受特委派遣,挑起京东特委组织工作重担,秘密开辟新的活动区域,恢复建立地方党组织,并代表特委指导孙永勤“抗日民众军”的政治建军工作,将其更名为“抗日救国军”。1935年4月,王平陆主持京东特委工作,不久任冀热边特委书记。七七事变后,他改任特委军事部长,并任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冀东分会常委,创建了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第一支队,并任司令员,“打响了冀东抗日第一枪”。1938年1月7日,他在夜袭伪满“清河沿国境警防所”战斗中不幸胸部中弹,次日牺牲,年仅36岁。

  03.王翠兰(1927-1946)

  女,河北丰南人,中共党员。

  王翠兰1927年出生于丰南滨海镇老王庄东北街村的一户贫苦的雇农家庭。1934年,抗日烈火从冀东山地蔓延到渤海之滨的老王庄子,王翠兰积极帮助抗日人员进行革命斗争,带头组织起“妇女救国会”,并被推举为妇女救国会主任。在她的带领下,妇救会的同志们不但给伤员洗衣、做饭,还承担起站岗放哨和传递信件等任务。1944年5月,王翠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6年5月,老王庄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王翠兰积极发动群众,带头控诉恶霸地主的罪恶行径,取得了土地改革的初步胜利。为了确保冀东这块战略要地,1946年冬,蒋介石调集3个机械化师,会同保安队和地主“还乡团”,来到了老王庄,进行疯狂的“扫荡”,妄图把村干部一网打尽,把人民保藏的物资全部搜出来。反动地主发誓要捉住王翠兰,王翠兰谢绝了领导让她到路北山区的建议,带领妇女和民兵,埋藏好公家的物资,然后填塞了全村的水井。她和村干部们领着群众,带着预先赶做的干粮,一齐隐蔽到芦苇泊,坚持斗争。12月初,一连下了两天大雪,气温骤降,群众中老弱病残者被冻死80余人。为了避免损失,王翠兰把妇女们疏散到各自的亲友家暂时躲避,自己潜回村里,不料被还乡团发现后被捕。敌人用尽酷刑,王翠兰始终坚贞不屈。12月5日,敌人将王翠兰残忍杀害。

  04.节振国(1910-1940)

  男,山东武城(今河北故城)人,中共党员。

  节振国10岁随父兄逃荒到开滦赵各庄煤矿,14岁起进矿当工人。1938年3月,开滦煤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节振国被推举为赵各庄矿工人纠察队队长。5月6日,大批日伪宪兵搜捕节振国等工人领袖。搏斗中,他夺过日本宪兵队长的军刀,当场劈杀日本宪兵队长和数名日伪军,冲出包围,负伤脱逃。不久,他率部加入冀东抗日联军李运昌部,被编为冀东抗联第2路司令部直属特务第1大队,即工人特务大队,任大队长。1938年7月起,节振国率领部队活跃在矿区和广大农村,发动矿工参加抗日武装,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伪军,威震冀东。在工人特务大队的号召和鼓舞下,工人抗日声势日益浩大,由赵各庄矿扩展到开滦煤矿各矿区,3000多名工人先后参加了抗日队伍。节振国率领工人特务大队和日伪军数次激战,两度收复赵各庄、唐家庄矿区,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冀东地区的抗日斗争。在党的领导下,节振国率领的工人特务大队改编为八路军12团1连,为开辟冀东抗日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秋,节振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1日,他率部与日伪军作战时,壮烈牺牲。

  05.包森(1911-1942)

  男,陕西蒲城人,中共党员。

  包森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3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战爆发后被派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独立1师工作,任33大队总支部书记。1938年6月率40多人到冀东,在河北兴隆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1939年4月下旬,包森指挥部下巧妙生擒前来抓捕他的日本天皇表弟、宪兵大佐赤本,一时震动日本朝野。1939年秋包森被任命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1940年2月,他率部到达盘山,全力开辟盘山抗日根据地。6月下旬设伏白草洼,与日军激战14个小时,全歼日军一个骑兵中队。秋季冀东军分区13团正式组建,包森任团长。经一年浴血奋战,盘山地区建立了7个联合县政府,境内人口200多万。1941年春他率部参加反“治安强化运动”。1941年秋,冀东军分区开展打击伪治安军的作战行动开始后,包森多谋善断、英勇果敢,在他的指挥下,部队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其中1942年1月燕山口内果河沿一役,他以7个连的兵力,毙俘敌伪中佐以下官兵近千人,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1942年2月17日,包森所部在遵化境内野虎山一带与日伪一部遭遇,他在指挥战斗中不幸胸部中弹牺牲。

  06.江浩(1880-1931)

  男,河北玉田人,中共党员。

  江浩同志1880年11月13日出生于河北省玉田县北刘家桥村一个地主家庭。1908年,他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加入了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10年,江浩回国,在遵化省立第五中学任学监期间,积极向学生传播反清思想,秘密组织反清活动。武昌起义后,与李锡九等人在天津成立了同盟会北方支部,先后策动了滦州起义、天津起义。1918年,江浩追随孙中山南下广东高举护法大旗。1920年底,江浩在北京结识了李大钊并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此后,江浩仍利用国会议员的合法身份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同年4月21日,江浩和毛泽东、宋庆龄等40人联名发出通电,严厉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的行径和屠杀共产党人、工农群众以及自立政府的行为。八一南昌起义成立革命委员会,江浩与周恩来等25人当选为革命委员会委员,并与毛泽东、宋庆龄等人联名发表《中央委员会宣言》,痛斥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的罪行。1930年,江浩同志在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归国途中患病,于1931年病逝于苏联的海参崴,终年51岁。江浩同志始终是一个赤诚的爱国者和人民的儿子,为我国的统一战线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一位像松柏那样长青的革命元老”。

  07.安体诚(1896-1927)

  男,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

  安体诚1917年从天津法政专门学校附属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18年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1年夏回国到天津政法专门学校任教,同年9月参与创办天津工余补习学校。1922年初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利用北京政府交通部密查员身份参与领导发动山海关和唐山两地铁路工人罢工。1923年,应杭州法政专门学校聘请到该校政治经济学系任教员,先后担任中共杭州党小组组长、独立支部书记。他积极贯彻中共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促进浙江省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形成。1924年3月被选为国民党浙江省临时党部执行委员,负责宣传工作。1925年夏被派往西安,以中共北京区委兼地委特派员身份做兵运工作。1926年夏被派赴广州到黄埔军官学校工作,先后担任军校政治教官、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中共党团干事,并兼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党部宣传委员会委员,同时兼任第六届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及广州劳动学院教员。1927年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被迫率部分中共党、团员自黄埔军校转移至上海。不久被国民党右派特务分子逮捕,5月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

  08.刘诚光(1915-1942)

  男,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共党员。

  1931年11月,刘诚光积极响应中共红安县委号召,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走上革命道路。1933年6月,他被分配到第三十八师政治部担任青年科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刘诚光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转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38年10月,他随军开赴平西抗日根据地工作。1939年9月,冀东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三支队成立,刘诚光被任命为政治部主任。在冀东工作期间,他经常深入部队和群众进行政治宣传工作,指导部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模范行动影响部队。在从事政治领导工作的同时,他还多次参与战术研究部署,亲临前线指挥作战。1940年8月,他和陈群指挥十二团包围了赵各庄矿、唐家庄矿和古冶车站,在丰唐公线伏击日伪军500余名。1941年5月,他率领十二团二营,参加了冀东军分区在玉田县渠渠河部署的伏击战,和兄弟团队配合击毙日伪军150余人,伤200余人。1942年1月,他和曾克林率领十二团,参加了打击治安军战役,取得重大胜利。4月1日,率领十二团二营四连与独立营特务连护送一批政治干部去平西受训,途中,在遵化甲山附近遭遇敌情,他临危不惧,沉着指挥,从容应战。最终,他和战友砸碎枪支、烧毁文件,当敌人逼近时,他们拉响了仅有的几颗手榴弹冲入敌群,和敌人同归于尽。

  09.李大钊(1889-1927)

  男,河北乐亭人,中共党员。

  李大钊牞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乐亭县大黑坨村。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与在上海的陈独秀遥相呼应,积极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在党的三大和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4年1月,作为大会主席团五位成员之一,出席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大会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此次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此后,直接担负国共两党在北方的实际领导工作,为实现国共合作作出了贡献。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4月28日,反动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他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永远是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

  10.李运昌(1908-2008)

  男,河北乐亭人,中共党员。

  李运昌1925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起先后任中共乐亭县委书记、滦(县)乐(亭)中心县委书记,领导恢复当地党的组织。1929年1月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代理秘书长。1930年11月任中华铁路总工会满洲办事处主任。1931年10月任全国铁路总工会特派员。1932年9月在乐亭、滦县主持成立京东御侮救亡会,担任主任。1933年6月任中共京东特委军事特派员,赴迁安组织农民暴动。1934年起在乐亭、哈尔滨、古冶、唐山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36年4月任中共京东特委书记,领导开展抗日救国运动。1937年6月至10月担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尔后任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1938年夏秋领导发动冀东抗日武装暴动,成立冀东抗日联军,任司令员。1943年7月任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兼冀热行署主任并兼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1944年9月任中共冀热辽区党委书记兼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1945年11月任热河省政府主席。1949年1月担任中共热河省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交通部党组书记兼副部长,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专职常委。“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1978年恢复工作后任司法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2008年10月24日在北京病逝。

  11.杨十三(1889-1939)

  男,河北迁安人。

  杨十三出生在河北迁安杨团堡村一个世代“书香门第”家庭,念完私塾后,到天津直隶省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附属工厂当学徒工,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接受了很多进步思想。1916年,他在天津直隶省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就任天津直隶省工业试验所化学工业课技士。面对满目疮痍、军阀混战的旧中国,他积极倡导“振兴实业,挽救中国”,埋头致力研究造纸专业。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了周恩来创办的“觉悟社”和“老年会”等进步团体,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革命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1920年自费赴美半工半读,在塞瑞术斯大学专攻造纸专业。1923年回国后在天津任直隶省工业试验所化学工业科科长,首创“碱法亚硫酸盐苇浆造纸技术”,帮助李显庭在迁安城东三里河畔建成我国北方乡村第一家半机械化造纸工厂——显记造纸厂。1924年在家乡开办农民讲习所,唤起民众觉醒,反抗旧社会的黑暗统治。1926年,为解除冀东7州县农民无地有租之苦,他冒死“上书”张作霖减免了农民不合理地租。1930年,他接受了掩护我党在天津的地下工作者的任务。1938年在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中任冀东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治部主任。1939年受朱德总司令电召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搞军工,1939年7月在随总部转移途中病逝。

  12.吴凯素(1879-1974)

  女,河北迁西(时属迁安)人。

  吴凯素1879年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她痛恨日本强盗和不抗日的反动统治者。1938年,冀东掀起了抗日大暴动,她在抗联第十四总队政治部主任韩东征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变成一名具有一定革命觉悟的抗战新女性。她整天东奔西走,积极发动妇女学唱抗日歌曲、慰劳子弟兵、护理伤员等。自家常以树叶和糠菜充饥,省下粮食和其他食物招待抗日人员。她的家里成了抗日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秘密落脚点。1941年6月,迁遵兴联合县基干队到村扩军,她第一个送大儿子郭立锋参军,带动周边各村出现参军热潮。1942—1943年,敌人数次讨伐东营村,她巧妙掩护、精心护理过90多名伤病员,认其作干妈的就有30多人。她不顾个人安危,为部队保护了12驮子手榴弹。1945年,吴凯素在三屯营参加冀热辽区首届群英大会,李运昌司令员亲自为她颁发“拥军模范”的锦旗。1946年,八路军在该村建立兵工厂,她让老伴和儿子搭铺睡在院中,腾出自家两间房子作弹药库。1947年和1948年,响应政府“生产自救”号召,积极组织妇女纺棉织布,支援前线。1951年9月底,应党中央毛泽东邀请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在怀仁堂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74年,吴凯素病逝,享年95岁。

  13.周文彬(1908-1944)

  男,朝鲜平安北道义州郡红南洞人,中共党员。

  周文彬父亲因参加朝鲜独立革命运动遭追捕,1914年携家眷被迫逃到中国,迁居于中国通州(今北京通州区),不久入中国籍。周文彬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秋任中共潞河中学党支部书记。1928年7月从潞河中学毕业,奉派到辽宁省抚顺煤矿从事地下工作。1936年夏中共河北省委派其任中共唐山市工委书记,主要组织开展开滦煤矿的工运工作。1938年4月9日,在中共唐山工委和周文彬领导下,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形成,三万五千名矿工坚持罢工50天,迫使英国资本家答应了工人提出的条件,签订了劳资协约,取得了大罢工的胜利,为发动冀东抗日大暴动作准备。1938年7月7月,在周文彬的动员影响下,和胡志发等组织赵各庄矿七千多起义工人参加抗日联军,响应冀东抗日大暴动。后八路军主力和抗日联军向西转移,周文彬奉命留下来领导冀东东部地区的抗日斗争。1939年7月,任冀察热区党委冀东分委委员。1942年在晋察冀军区工业部帮助下,主持建立军工厂,为冀东部队提供武器弹药。1943年夏,任中共冀热边特委组织部部长。1944年10月16日在河北丰润县杨家铺主持召开冀热边特委扩大会议,不幸被日伪军包围,在突围时头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6岁。

  14.洪麟阁(1902-1938)

  男,河北遵化人。

  洪麟阁1902年出生在河北省遵化县地北头村。1917年考入丰润县车轴山中学,接触进步书刊,立下“纾国难,解民忧”的志向。1921年就读于直隶法政专科学校,1924年毕业。1927年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进驻河南,洪麟阁到河南某县担任主管司法的帮审,深得冯玉祥满意。后被提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军法处长。1933年,洪麟阁回到冀东唐山,任工商日报总编辑,借助报纸抨击时政,宣扬抗战思想。1935年夏,在天津河北工学院任教授。在“一二九”运动中,亲自指挥爱国学生与反动军警搏斗。“七七”事变后,与中共天津地下组织取得联系,成为天津各界民众抗日救国会负责人之一。1938年2月,回到遵化县组织农民抗日武装起义,组建冀东抗日联军,担任副司令兼第一路总指挥。1938年7月8日,率部参加了冀东抗日大暴动。1938年7月12日,率部攻克玉田县城,毙伤日军数十人、伪军千余人,缴获大批枪弹。1938年8月,率部与八路军邓华、宋时轮支队会合。同年10月,遭受日军四个旅团的进攻,在激战中头部负重伤的情况下,奋力投出仅有的一枚手榴弹,炸倒数名日军,继而又多处负伤,随即自戕殉国,时年36岁。

    15.魏春波(1891-1940)

  男,河北迁西(时属迁安)人,中共党员。

  1928年魏春波因抱打不平蒙冤入狱,在狱中结实了共产党人,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他于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丰润、遵化、迁安交界地带秘密发展党员,并且在西庄建立党的中心支部,由其任支部负责人。是年冬迁西(时为迁安)农民暴动失败,魏春波便和迁安县委书记一道,将县委中心工作西移,在家乡西庄建立革命秘密支撑点,其家便成为冀热边特委的秘密联络站。1937年10月,魏春波协助特委组建了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第一支队。1938年7月7日,他协助特委组织发动20万人参加的冀东抗日大暴动,被任命为抗联第二路军司令部顾问。他带队进军兴城、三屯营等重镇,打下杨店子据点,使抗日联军声威大振。同年秋,他随抗联西进时受挫返回冀东,积极收拢失散队员,大义灭亲,整饬部队,组建了300余人的抗日队伍编入八路军主力。1940年2月任丰滦迁联合县长后,积极开辟新区,建立较为巩固的根据地,为冀东第一个抗日政权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1940年6月8日,魏春波在岩口西小刘庄秘密开完会住在堡垒户家里,次日向山北转移途中被敌人以机枪扫中,壮烈牺牲,时年50岁。

    1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唐山人物候选人事迹

  (按姓氏笔画排序)

  16.卫群

  女,汉族牞1996年出生,河北滦县人,滦县老站小学六年级学生。

  2002年,原本就患有肌肉萎缩的卫群父亲,因突发脑血栓而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这给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平添几分愁苦。2005年,不堪重负的妈妈向爸爸提出了离婚,在法庭上当法官叔叔问卫群跟谁时,她出乎大人们的意料坚定地说:“我要留下来照顾爸爸。”虽然妈妈一再坚持争取她的抚养权,可卫群还是选择了爸爸。妈妈含着泪走了,当时只有9岁的小卫群为病榻上的爸爸撑起了这个家。早上,卫群帮父亲穿好衣服,做好饭,收拾干净屋子去上学;放学回家,卫群还要洗衣服、做饭、生炉子。就这样,一坚持就是四年。

  卫群连续四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2006年被评为县级三好学生,2007年4月被评为县“十佳少年”。2006年被评为河北省十佳春蕾女童。2008年,先后被评为感动唐山、感动河北爱心人物和唐山市首届道德模范。

  17.王国藩(1919-2005)

  男,汉族,河北遵化人,中共党员。生前曾任遵化西铺村初级社主任、西铺乡高级社主任、遵化县建明人民公社社长、中共遵化县委第一书记、中共唐山地委书记等职务。

  1952年,王国藩把河北省遵化县西铺村里最穷的23户农民联合起来,办起了一个初级社,社里唯一的一头驴还有四分之一的使用权属于没有入社的村民,因此,人们把他们叫做“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他带领全社社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了家乡世代贫困的面貌。王国藩和“穷棒子”社成立后取得的成绩令人尊重,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共和国的功臣”和“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鼓舞中国人民开创了一个沧海桑田的新时代。

  1957年,王国藩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称号。王国藩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18.刘凤忠、刘贵胜

  刘凤忠,1943年出生,刘贵胜,1967年出生,均为男、汉族、河北滦南人,柳赞镇柳赞三村渔民。

  1996年8月19日,唐海县九农场、兴海造纸厂的职工及家属出海抠蛤,在返航途中,小木船超载并遭遇大风,船舱进水,船头已沉入水中,船上61人的生命危在旦夕。此时,被出海返航经过此地的刘凤忠、刘贵胜父子发现,刘氏父子冒着船毁人亡的危险,拼死搭救了这61位遇险者。为此,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

  滦南县委、县政府召开表彰大会,授予刘凤忠、刘贵胜父子“舍己救人英雄”称号,同时特批刘贵胜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共表团唐山市委授予刘贵胜“舍己救人优秀青年”称号;农业部渔业局、省渔船检验渔港监督局、省水产局、唐山市畜牧水产局等单位,也分别向刘凤忠、刘贵胜颁发奖金和“海上救助模范”等锦旗、证书;农业部党组在全国通报表彰刘氏父子的英雄事迹。

  19.宋志永等十三农民

  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忠、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均为男、汉族、河北玉田人,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

  2008年初,特大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华南地区。大年三十下午,宋志永和12名乡亲一起自发自费奔赴灾区湖南郴州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他们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情撼三湘大地,被媒体誉为“十三义士”。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12位农民兄弟又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之一。他们共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具遇难者遗体。后来,宋志永又将246名灾区孩子接到唐山玉田上学。

  2008年5月,宋志永被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8年8月,宋志永被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集体”负责人。

  20.李玉林

  男,汉族,1935年出生,河北唐山市人,中共党员。历任矿机关党支部副书记、矿工会副主席、矿党委副书记。

  李玉林1949年进开滦唐山矿当工人,1950年参军入伍,1959年从部队转业回开滦唐山矿工作。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时任开滦唐山矿工会副主席的李玉林从废墟中爬出来,全然不顾自己及家人安危,果断带领曹国成、崔志亮、袁庆武三名矿友开车一路飞奔到中南海,第一时间向中央领导报告了唐山的灾情,使党中央准确了解震中位置和灾情情况,为部署救灾工作抢出整整一个白天时间。震后30多年来,李玉林先后为解放军各部队、全国省市以及机关院校、工矿企业作报告983场次。

  21.赵国锋

  男,汉族,河北唐山丰润人,中共党员。1955年出生,现任开滦集团唐山矿工会副主席。

  赵国锋扎根煤矿,献身煤炭开采事业,20多年如一日,奉献轮休日、节假日700多天,为国家多出煤27万多吨,多创效益3000多万元。多年来,他刻苦钻研采煤技术,进行较大技术革新42项,总结发明了14项先进采煤操作技术,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获得多项殊荣。他先后与本点班的30名职工结成对子,帮助职工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500多件。

  赵国锋多次被评为河北省、煤炭部劳动模范,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0年12月,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向“新时期职工楷模”赵国锋同志学习的决定》。2003年,赵国锋光荣地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22.郑久强

  男,汉族,1970年出生,河北唐山市人,中共党员,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第一钢轧厂转炉作业区副主任,高级技师。

  1989年,郑久强从唐钢技校毕业分到唐钢一炼钢厂转炉车间工作,入厂不到4年就破格提拔为炼钢炉长。他刻苦钻研技术,总结出的冶炼低合金钢的“519”操作法在全厂推广后,使炼成率超过了90%,每年多创效益800多万元。他努力学习业务,总结撰写的《磁选钢渣在150吨转炉上的应用》和《转炉炼钢的脱硫方法》等论文发表后,有效地指导了本单位和同行业的生产实践。在全国冶金系统炼钢职业技能大赛中,郑久强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摘得全国炼钢状元,被媒体誉为“华夏第一炼钢工”。

  郑久强曾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并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23.张国滨(1950-2007)

  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共党员。生前为河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国滨同志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他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教改工作,结合教学实际不断调整丰富教学内容,主讲的课程被评为河北省“精品课程”;撰写的论文,数量、质量在教师中名列前茅;带出的青年教师,很多在教学科研方面独当一面;教出的学生,大多数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在科研上他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承担多项科研课题,主研的“热轧带钢的工艺优化与创新”课题成果,每年给唐钢带来5000多万元的效益,2001年荣获国家“冶金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创造了近2亿元的经济效益。身患癌症后,他克服放、化疗的剧烈反应,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被人们誉为“钢铁教授”。

  张国滨同志多次被河北理工大学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2002年被评为“唐山市十佳教师”,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4.张贵顺(1914-1999)

  男,汉族,河北遵化人,中共党员。生前曾任遵化县沙石峪村党支部书记、建华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东风人民公社主任,中共遵化县委副书记、遵化县科协副主席等职务。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张贵顺带领沙石峪人硬是在石头缝里取土,青石板上造田,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把400多亩山石坡变成良田,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使沙石峪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也先后迎来了世界上80多个国家代表团的参观访问。周恩来总理曾两次亲临沙石峪视察,称赞张贵顺和沙石峪人为当代“活愚公”。

  1971年,张贵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出席了当年的全国劳模会议。他是党的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5.张国华

  男,汉族,1955年出生,河北迁西人,中共党员。迁西县胡子工贸有限公司、喜峰口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北省喜峰口板栗合作社社长。

  1983年,张国华在滦阳镇铁门关建立了全省第一个“无假冒商品一条街”,店店实行“信誉卡”,设立“监督台”和举报电话,使企业越做越红火。先后建立起工贸公司、旅游开发公司,年创利税300余万元。2006年6月,张国华注册了“胡子”板栗商标,成立了全省首家板栗专业合作社,保证“胡子”板栗的绿色品牌。张国华不但在国内27个大中城市开办了70余家连锁店,年销售板栗500多吨,还将产品打入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2008年合作社实现购销板栗1500吨,使入社栗农靠差价年增收200余万元。张国华还筹资6000余万元,在喜峰口《大刀进行曲》的诞生地,建成一处唐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喜峰雄关大刀园。

  2008年,张国华被评为唐山市首届道德模范。

  26.侯占友(1927-2003)

  男,汉族,河北曲阳人,中共党员。生前系开滦集团赵各庄矿采煤工人。

  上世纪70年代,为了缓解全国煤炭紧张状况,他每天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不遗余力地为国家多出煤。从1971年至1975年,他每年都要上400多个班,超过正常出勤将近一倍,义务做工2316个。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都加班加点工作,使开滦实现了“四五”翻番,原煤产量由1000万吨上升到2000万吨。1975年5月25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时播发长篇通讯,称侯占友是“地球转一圈,他转一圈半,地球转两圈,他上三个班”的“矿山铁汉”。1982年,侯占友退休后来到北山,用自己的双手建造公园。十年间,他吃住在山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建成了“北山公园”。2003年,侯占友因病去世。

  1977年,侯占友被评为河北省“工业学大庆”劳动模范,1978年被授予全国煤炭系统劳动英雄,197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进入大会主席团。

  27.高庠玉(1919-1999)

  女,汉族,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生前曾任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省政协第四届常委,唐山市第七、八、九、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中央第六、七届委员,民盟河北省委第五、六届副主委,民盟唐山市委第四、五、六届主委等职。

  高庠玉同志从事教育工作50余年,为唐山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之初,她受命在唐山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教师进修学院(后称唐山教育学院,现为唐山师范学院)。1983年,她创办了唐山职业大学(现唐山学院)并出任校长。1984年唐山市院校调整,高庠玉同志因年事已高不再担任学校领导职务,但她始终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在担任民盟唐山市委主委后,她带领盟员搞“教育大参政”,就唐山市现有人才挖潜问题、九年义务教育的师资问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及科技兴市等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高庠玉同志执教一生,却没有要过职称。她在唐山大学教书十余年,没有索取过报酬,并将一生积蓄留给学校,建立了“高庠玉奖金”。

  28.常玉珍

  女,汉族,河北唐山开平人。1947年出生,现任唐山市路南常记商场总经理。

  常玉珍致富不忘报国,爱心奉献社会。1995年投资460万元建起常记功臣幸福院和老区孤儿村,共赡养了116名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立过功的老功臣。2001年至今已为56位老功臣举办了集体婚礼。同时,孤儿村先后收养孤儿36名。1996年投资300多万元在迁西大黑汀水库旁修建了1900平方米的常记功臣疗养院军人度假村,无偿接待老红军、伤残军人和现役军人度假、疗养。2009年4月在唐山丰润区建起了常记助残养老公益村,以收养唐山市儿童福利院长大的孤残儿童和无偿赡养孤老为主,同时建成5800平方米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基地。目前正在唐山高新区建设23000多平方米能容纳300名老军人的“常记共产主义大院”。

  常玉珍先后荣获“拥军优属模范个人”、“三八”红旗手、“第三届十大女杰”、“爱国拥军模范”、“中华孝亲敬老”十大楷模、“第二届中华慈善人物”、“全国十大爱国拥军人物”等荣誉称号,2007年9月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3年和2008年连续两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29.常寿祥

  男,汉族,1944年出生,河北乐亭人,中共党员。河北省乐亭县高效农业研究会副理事长,高级农艺师。

  常寿祥扎根农村30多年,始终从事良种繁育、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创造了多个“第一”:全国第一个采用玉米杂交育种、带苞去雄新技术;第一个提出高台淋碱种养结合新模式,为全国解决盐碱地农业开发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全县第一个推广黑黏土种植地膜花生,比常规种植增产一倍以上;第一个把棉花繁种栽培技术推广到大田种植,使全县棉花亩产提高20公斤以上;第一个大规模组织群众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生产,打破常规种植模式并创造了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新模式。3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县533个行政村,先后钻棚授课或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2000多场次,培训农民群众15万多人次,累计推广新技术100多项,助民增收数亿元,被当地群众誉为“农技财神”。

  常寿祥四次被授予“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5年被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199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0.傅显忠(1917-1990)

  男,汉族牞河北玉田人,中共党员。生前系玉田县玉田镇三里屯村保管员。

  傅显忠同志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毕生宣传党的政策主张。解放战争时期,他宣传减租减息,“土地法大纲”牷建国后,他从宣传土改、合作化到宣传80年代的农村改革,努力使党的方针政策为群众所接受,并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他的宣传入情入理,生动活泼,起到了教育群众,推动工作的作用。他做过村文书、保管员、会计,为集体事情精打细算,节约每一分钱、每一两粮、每一张纸,对自己严格要求,从不吃村里的客饭,不沾公家半点便宜。临终前,他还把仅有的5元7角4分钱交了党费。他为乡亲们富裕操劳,而自己却甘愿过清贫的生活。

  1990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号召广大党员向傅显忠同志学习。1991年1月17日,江泽民同志为傅显忠题词:“学习傅显忠同志为党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和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精神。”


关键词:



 上一条:小学生语出惊人:长大后想当贪官 下一条:把曹妃甸论坛打造成唐山品牌

相关信息

·2018年唐山市“十佳教师”

·黄冈密卷竟然与黄冈中学没关系

·2018年省属中专招生计划

·2018年省属中专招生计划

·省属中专2018年招生计划

更多 技校教育新闻

技校 | 关于技校网 | 技校网广告服务| 技校网汇款信息 | 技校网会员服务 | 技校网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09-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唐山创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技校网备案序号: 冀ICP备11020808号-5 冀公网安备 13024002000223号
电话:400-808-8566 传真:0315-3859044
400-8088-566 0315-3859044 工作日:8:00-21:30
周六日:8:00-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