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凌晨3时多,大雪仍在纷纷扬扬地下着。住在路北区祥丰里的公交司机王伟和几位同伴儿就出门了。
这是一次艰难的行程。无法骑车,他们只能迎着寒风,在大雪中艰难地步行。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了二公司车场,半个小时后,他们驾上公交车上了路,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从1月3日开始,唐山公交不知有多少职工就是这样走向工作岗位的——
—风口浪尖
1月3日,一场久违的大雪突袭而来,积雪厚近10厘米。凛冽的寒风中,城市交通不得不整体放慢了“脚步”。道路上一片泥泞,稀少的车辆像蜗牛一样缓慢行驶。风雪肆虐中,冰凌把马路变成了溜冰场,城市公交系统压力骤增。车返回来后,司机们来不及短暂休息,返回头又行驶在迎来送往的线路上。
大雪考验着这个城市的公共交通,也把公交人推到了风口浪尖。
面对雪情,公交人早有准备。总公司总经理赵俊良和其他班子成员按照分工,早早地到达各车场、路队、线路,到运营一线查看道路和车辆运行情况,每天24小时不离岗,随时解决营运中出现的问题。总公司及时启动了特殊天气应急预案:各分公司取消公休车和对外包车业务,增加配车数量。一线人员提早上班,机关管理人员到达公交站点,清理积雪,疏导客流,维持乘车秩序。同时,加大对重点路段和重点线路的隐患巡检力度。
虽是风口浪尖,但公交人在这场硬仗中毫无畏惧——在陡坡处、公交站点上,他们撒融雪剂;在车场内,他们铲雪除冰。大家齐心协力保运营,忘记了寒冷和疲倦。为防止车辆油路等部件被冻,司机们必须不停地给车预热。每辆车从发动起来到熄火也就几分钟,但每个分公司有几百辆车,热上3次,一晚上就过去了。回到办公室,许多人的衣服全湿透了。寒风中、雪地上,车队干部、司乘人员跑来跑去,争分夺秒,除去一辆辆公交车身上的积雪,查验灯光,换上新电瓶……他们太累了!在公交西站,二公司一队队长张献海脸色灰暗,嗓子嘶哑。同事们说,队长连续两天两夜,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司机在路上艰难前行,后勤人员则把热菜热饭及时送到司乘人员手里。在公交公司,机关为基层服务、干部为职工服务、保修为营运服务、后勤为一线服务、司乘为乘客服务、公交为社会服务绝不是一句空话。
令人感动的镜头
在这场路程艰难的雪天大输送中,公交公司涌现出很多可敬可爱的职工,他们是那样朴实,但他们为乘客捧出的是一颗颗赤诚的心。
镜头一:1月3日,一公司司机周宇鹏跑完最后一班车,归来已是下午两点多了。听说游1路缺车时,他顾不上劳累,匆忙中买了一个冷面包,啃上几口,就驾车上路了。
镜头二:在友谊里公交站点,一位外地老人,带着一堆行李想要上车,乘务员郑玉晓下了车把乘客扶到车上。下车时,又把老人扶下车。老人感慨地说:“还是唐山公交好!”
镜头三:在26路、5路等线路上,三公司保洁队的老大姐们每天早早就来到车队,手拿抹布、墩布擦去车上台阶的雪水,防止乘客打滑。他们说,要让乘客平平安安地上下车。
镜头四:路滑车慢。为了确保最后一班车安全返回。从3日晚上开始,四公司安全队长岳志明、李洪明分别从蓝天楼、唐山西站乘上207路和210路最后一班车,叮嘱司机小心慢行,确保行车安全,直到最后一班车安全返回时才放下心来。哥儿俩说:“安全是头等大事!”
风雪夜归人
风雪中的等待让乘客变得焦躁,有的乘客打电话投诉,认为车里人太多,属于超载。因路滑,车速转慢,一位乘客责怪影响了他办事。听到乘客的抱怨,司乘人员总是耐心解释,化解他们的怨气。
1月3日晚11时许,一位从河南来办业务的人走到开平新城附近时,准备打出租车回古冶。但是,平时来往不停的出租车这时已不见踪影。就在这时,一辆标有210线路的公交车在他身边停下,司机孙宇峰请这位河南人上了车。雪夜,一股股暖流流淌在这位外乡人的心中。
冰雪使道路坑坑洼洼,汽车在坎坷的路上剧烈地颠簸着。有的车一路下来,轮胎边结聚起大块的冰坨子。在这样恶劣的道路上行驶,频繁地启动、停车、刹车使得故障多了起来。3日晚上,一辆15路车坏在建华桥附近。队长霍志杰带领修理工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爬在雪地上修复车辆,直至把车修好,返回车场已经是凌晨3时了。
风雪,阻挡不住城市的律动,阻挡不住公交人的脚步;风雪,给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留下了一幕幕温情,带来了一丝丝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