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应分清主次因素,报考中只能是几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其他次要因素必须舍掉。
也就是说,考生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确定整体思路,再决策如何填报志愿。
第1步
确立职业目标制定学业规划 按类型设计志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期研究高考志愿填报的闫文生认为,考生未来想从事的职业目标是制定学业规划的前提,也是设计本人报考志愿的基础。
具体来讲,学业规划就是上大学选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通过何种途径努力达到确定的职业目标,考生应该按照本人所属类型,设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理想志愿。这主要分志向优先型、就业优先型、深造优先型、上学优先型、兼顾综合类等五大类型:
1.志向优先型(职业确定类)
适应考生:考生已经确立了终极目标,决心要在某个专业领域发展,专业范围已确定,只是依据本人分数高低选择学校,调整学校档次能满足所选专业。
建议:由于考生教育背景的差异,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志向。这部分考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志向希望尽可能发挥个人爱好、兴趣、特长以及潜能,以利将来的发展。这种类型若志向范围略宽一些,选择余地就会增大。
2.就业优先型(就业保证类)
适应考生:把就业作为填报志愿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的考生
建议:为保证毕业后就业方便,尽可能选择就业相对好的专业类群,多数高校的特色专业就业比较容易;至于学校档次,要依据自己的分数做出适当调整,调整至所报几个专业能被录取为佳。
3.深造优先型(职业未定类)
适应考生:以考研甚至出国深造为最终目标的部分成绩好的考生。
建议:填报志愿应选择有实力的学校,尽可能报考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设研究生院的高校学科专业较齐全,多数专业都有博士点,考研十分方便,为以后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至于专业则不一定完全满足。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类专业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考研竞争力不强,出国深造也容易被接受。
4.上学优先型(保证上学类)
适应考生:以保证能够上学为目的,对少数高考分数偏低(二本分数及其以下分数)或自身发展潜力不大的考生。
建议:这类考生应选择录取分数线较低的院校,至于其他因素(地域、院校档次、专业冷热等)能满足多少算多少。
5.兼顾综合类(多方兼顾类)
适应考生:部分成绩较好(重点线以上20分左右),多方面因素都要兼顾。
建议:这类考生应对所报院校的专业实力、往年录取分数线变化了解透彻,充分利用地区差及其他有利因素,在现有实力的基础上运用填报志愿技巧,挑选适合自己情况的较好院校及比较理想的专业。
第2步
对理想志愿的整体要求及因素进行取舍
影响理想志愿的因素如下:(1)拟报院校的档次水平。比如全国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211”工程建设院校,参加一批本科录取且上世纪50年代初建校少数实力较强的院校等,选报档次相对高的院校可以让学生就业时“牌子响亮”,考研有实力。(2)拟报院校的专业是否为该院校的主体或者特色专业,这样容易得到社会认可,就业容易。(3)拟报院校近两年的录取平均分数的稳定因素,考生分数能达到该校上年录取平均分数线,即可保证中等以上专业。(4)拟报院校所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环境、信息等因素;拟报院校的收费因素;拟报院校所在城市居民生活消费高低等等。
闫文生建议,所有对填报志愿产生作用的因素只能有两到三个作为主导作用,其他都是次要作用。一般来讲,对高分考生来讲,学校档次是主导因素;对低分考生而言,专业是主导因素;地域及其他属于可争取因素。
要参照“大学录取难度系数”报志愿
考生选报志愿时,总希望有所参照。可是大多数人能见到的大多是近两年各个大学招生录取的人数、录取最高分、录取最低分、录取平均分的资料,于是就习惯性地将其作为参照系,以考生自己高考后估出的分数,比照达到了哪所大学的录取分数,就把哪所大学选报为志愿。可是每年高考难度不一样,致使每年的录取分数也不一样,如何参照成了很多考生和家长的困惑。
资深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徐道仓认为,依照他多年从事招生工作经验来看,填报志愿应该要参照“大学录取难度系数”为准,即通过计算把原始的录取分数转化为录取难度系数。
有些家长会问:“2010年陕西实行知分知线知位选报志愿,为什么还要提出参照‘大学录取难度系数’报志愿呢?”还有家长认为今年考生知道了自己的分数,也知道了批次分数线,可以用考生的分数高出分数线多少分,与往年相比较后选志愿。但是,这样比较的结果往往是,家长不仅要查出大学往年录取平均分,还要查批次分数线,费事不说,可参照的数据也会因高低起伏而难以辨别。就拿西安交大为例,该校从2003年至2009年在陕西省理工类录取平均分比分数线分别高出:69分,84分,94分,102分,91分,87分,88分,考生应该参照哪一年呢?
徐道仓建议,用大学录取难度系数描述一所大学在一个省录取的是哪一个层次水平的考生,表明对考生水平的要求。所以尽管各年录取分数参差不齐,但录取难度系数几乎相同。像西安交大在陕西省理工类2003年至2009年的录取难度系数依次是 1.15,1.15,1.17,1.18,1.17,1.15,1.15平均录取难度系数为1.16,这个系数就是西安交大在陕西省理工类录取时对考生的要求,考生的选报实力系数如果达到了1.16或者更高,选报西安交大就会有把握。按照大学录取难度系数所具有的特征,考生在遇到一所大学几年录取难度系数稍有不同时,可以将其近几年的录取难度系数相加,求出平均数,这个平均数所反映的就是这所大学的录取难度系数,选报志愿时完全可以用来作参照。
另外,他提醒广大考生选报志愿时应注意,2010年陕西省首次实行知分报平行志愿,各个不同院校录取难度系数与原来实行估分报顺序志愿时相比,会发生一些变化。一流大学和热门大学,其录取难度系数会在出现“大年”时有所提高;一般院校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