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华高考看来,考前一周是整个备考过程中“最关键的一周”,这一周的准备对于中考发挥至关重要。对于进入考前一周倒计时的众考生来说,知识是关键,但心态更重要。一般考生在临考前经常会出现两种极端的心态:过度放松或者过度紧张,导致最后一周的宝贵时光荒废。在这个阶段,考生首先要淡定,平和心态最好的办法就是"按部就班"做有意义的事,即对复习知识有效的事。英语是一门积累性学科,所以站在最后的临界线上,每个考生的实力已经基本定型,想在临考的时间里有质的突破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在最后制订合理的计划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充分挖掘自己的实力,力争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是完全可能的,京华高考建议考生们做好以下六点:
一、切忌多做新题,温故更重要。不论学生的成绩好坏,总会有粗心的时候,粗心的源头便是知识点掌握不扎实。所以,考前进行大量的练习是不科学的,学生应该仔细回顾从以前做过的试卷和习题中整理出来的错题,并适当做新题。复习错题本上的错题是为了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或避免因粗心而犯的低级错误;适当做新题是为了练手,保持答卷的熟练性。
另外,还要看以往的笔记,结合对所做试题的分析,将频繁出现的错题逐一攻克。同时,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采用联想式的方法进行同步复习,如在温习一个单词或词组时,可以联系相关的同义词,反义词和近义词;二是注意去年的考题中出现的“旧词新意”,即考查课本中学过的单词在课本中没有出现的用法和词义。这一类的考纲范围内的扩展试题出现的越来越频繁,考生却常常措手不及。
二、切忌难题情结,返璞归真更重要。经历过初三第一轮复习之后,学生通常是在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考试中度过,与课本也渐行渐远。但是,分析了近三年的河北中考真题之后,我们可以说,中考题还是来源于课本。单项选择题基本可以套用书本,也就是全部试题我们可以从《Goforit!》中得到答案。因此,最后一周,要浏览已背过的单词,回顾课本sectionA和sectionB中3a,Reading以及selfcheck的文章中的好句。
三、听力考试采用听对话、短文等考查学生通过听来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听力开始前,要浏览试题,学会预测话题。在听录音时,要养成听前抢读、听中边听边记、抓关键词等技巧,科学合理地分配注意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听力测试成绩。
四、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书面材料的能力以及从各种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要改变平时的阅读习惯,英语能否拿高分,“阅读理解”部分非常关键。对考生来说,判断主旨大意和推理判断题比较难把握,建议考生在中考时不要改变自己已经熟悉的阅读方法,先看文章再做题,或者先看题再读文章,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中考时应按平时的阅读习惯来答题。不要频繁回读,重点看跟设题相关的句子。答题时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一般来说,段落中心通常与该段首位句相关,全文中心体现的是各段之和。
五、另一个容易拉开差距的题型是“书面表达”。书面表达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知识与技能,以书面形式进行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事物、表达观点的能力。书面表达”要避免低级错误,首先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类型;写作前先谋篇布局,再遣词造句,写前尽量打草稿,实在没时间就写一个简要的提纲;写作时尽量用熟悉的句型来写,不生造中国式的英文,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复杂结构和新颖词汇,但应以准确表达意思为第一原则。京华高考建议学生每天熟读一篇范文和一些好词好句。
最后,京华高考建议考生每天下午2点进行一次限时模拟训练,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不包括作文),在最后6天内写2篇作文,每次20分钟以内,做到对几种主要的文章体裁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