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技校生-社会急需人才 |
已阅[3428]次[2012/9/24] |
|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读技校、当工人”是“没有出息”的选择,但如今,随着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技工荒”和“高级蓝领”扶摇直上的身价,人们对于“技校生”的偏见也已经渐渐地改变。
读技校,与成绩无关
8年前,17岁的黎扬勇英语成绩特别好,初中一年级就学完了初中三年级的英语课程学习。每次老师请病假,他就是老师的好助手,带领同学读课文,学生词。这是因为年纪小小的他,立志要当一名出色的翻译。同学常常因为他天生一头卷发而笑话他。
意想不到的选择
黎扬勇的父亲在当地镇政府工作,本想为他安排一条很好的路。但1994年,他却毅然离开家乡,既没有走父亲铺的路,也没有继续他的翻译路,而是报考了广州的技工学校,选读了热能加工专业。 当有人问他考技校是否跟成绩不理想有关时,李扬勇笑言:“我妈常说我如果像妹妹那样喜欢读书,说不定现在已考上清华啦。”据他说,那个时候考技校是很热门的事,一个班70多人,就有三四十人考了技校。
最初月工资只有94元
1997年7月,在老师的推荐下,黎扬勇来到佛山一家纸业有限公司工作。刚进厂时,他只是一名控制发电机的普通员工。虽然工作辛苦并且枯燥,但他感叹总算可以“学以致用”。 刚走出校门的技校生工资大多比较微薄,黎扬勇也不例外。他刚毕业时,每个月的工资只有94块。但他没有气馁。凭着自己的冲劲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黎扬勇很快就得到了公司的重用。3年后,他从普通员工升为班长。接下来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他又连跳三级,被公司提拔为总调度员。现在,他月薪已经超过4000元。
目标:年薪40万元
对一般人来说,4000元一个月的工资,并且有一套不错的房子,这样的生活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但黎扬勇并不满足,他为自己定下的长远目标是成为年薪40万的经理。 读技校开始,黎扬勇就对他的职业生涯进行了系统的规划。进了公司后,他给自己制定了每3年晋升一级的计划。到现在为止,他的计划基本如期实现。他正在上佛山党校的函授课程。到今年7月份,他就可以拿到行政管理的大专文凭了!接下来,他还打算用3年时间拿到本科学位,并盘算着考计算机中级证书和英语四级。“牛耕田,马食谷”,黎扬勇深知经理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所以现在的他还在不断进修。
技校生也可以当老板
大部分技校生都来自农村家庭,潘泽光就是其中之一。潘泽光的父母在肇庆农村靠做小生意为生,家里还有好几个姐姐,家境非常一般。在11年前他们班50多人基本都考到了大城市读技校或者中专只有2个人选择继续读高中。
考上技校长了见识
经济方面是一个原因成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潘泽光理科好,文科差所以老师建议他报技校。因为对物理、数学比较感兴趣,所以他选择了家电维修专业。
1994年,潘泽光怀着对大城市的无限憧憬,来到了广东省一所电子商务学校。广州的繁华和热闹,让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回顾读技校的经历,潘泽光感慨道,“环境对人所起的影响真大。如果我还留在肇庆的小村落的话,肯定没有今天的见识。”
白手起家当老板
1996年,在技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潘泽光毕业了。潘泽光选择了单枪匹马地到深圳闯荡而不是留在广州。现在,潘泽光已经是一家制冷设备公司的老板,令很多人艳羡。
他当初刚到深圳,人生地不熟,学历又低,很多人看不起他。再加上自己不喜欢受约束,在找工作上经常碰壁。他买了两套安转维修空调的工具,凭着他在技校所学的专业技术,挂个小招牌,挨家挨户给人家修理空调。因为他性格开朗,手工又好,很快得到了客户的信赖,后面业务也越做越多。到1999年,潘泽光雇用了几个员工,还买了一辆大货车。同年,一个酒楼把价值40多万元的空调更新项目交给了他们,。他说,这是他接到的第一笔大生意。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2002年,潘泽光租了一个单位,建立起自己的公司,注册资本是100万,现有员工60多人。现在的他,房子、车子都有了,还把父母接到了深圳安度晚年。
说到公司蒸蒸日上的原因,潘泽光认为他有三件法宝:专业的技术、客户的信任、不断超越自我。他对员工的技术方面要求很严格,经常亲自对员工进行培训。他认为,很多客户回头找他们公司,是因为客户觉得他们比别人做得更好。而对于当初选择读技校,他认为是正确的抉择。
|
关键词:技校,人才,蓝领 |
|
上一条:迁安20名贫困女生免费上技校 下一条:供热站值班工操作规程
|
相关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