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为了进一步加快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专业建设步伐,在所属教学班探讨“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何为“三位一体”?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融学生的“公共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一体;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文件精神,信息技术教学部将积极开展 “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探讨,修订育人方案(教学计划),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指明方向,有效调动师生共建的积极性,同时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对学生在校期间各项活动给予学分奖励,逐步向“学分制”过渡。在小范围会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我部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就业及IT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认知规律,结合学生实际,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应用能力,强化实践教学,融合第二课堂,激发创新意识,建立起高效、稳定、科学的集知识构建、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为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堂教学多样化,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同步化,课堂教学、实验实训与校园文化一体化。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和学科专业创特色上取得突破。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系统地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获得本专业的基本训练,突出办公自动化应用基本能力的培养,能从事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计算机操作、网络管理及维护、IT行业计算机平面设计和设备操作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能力素质的分解
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要融学生的“公共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一体,公共能力是基础,专业能力是核心。
公共能力由基础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构成;专业基础能力由专业应用能力和专业自学能力构成;专业拓展能力由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主要针对大专班)。
通过能力的培养,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各专业学生的素质归纳为5种素质: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广泛的人文、社科、艺术等综合文化素质;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态度等专业素质;触类旁通、积极求变、推陈出新的创新素质。
四、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
1、公共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学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公共基础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语文、数学、英语、创新思维训练、普通话训练、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参加各类相关素质拓展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完成相关活动项目等)等方式进行,实施细则见附录。
2、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学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具体通过如下课程来培养: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flash动画设计、网页设计、程序设计、图像处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多媒体技术、中小型网站建设与管理;POP手绘、美术基础、photoshop、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图形创意设计、ILLUSTRATOR、3DSMAX、VI设计、制图与识图基础、AUTOCAD、版面设计、平面广告综合实务等。
3、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学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来培养,具体通过如下课程来培养:网络配置与管理、网络测试与分析、网络规划与设计、软件工程、网站设计与开发、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
五、专业能力素质培养措施的要求
1.转变教育观念、统一认识、认准方向、坚定不移。
首先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由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向培养专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转变;由过去从老师到学生的单向度的关系向师生互动、以人为本的关系转变;由过去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向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全面教育质量观和评价体系转变;由以知识传授、继承为主的人才培养观念向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观念转变。观念转变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2. 根据“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积极思考、探索、设计既遵循学科规律又体现个性发展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逐步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课程讲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包含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围绕专业能力素质培养,根据我部特点,精选专业核心课程,大力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时间。考虑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高度融合性,以及学生今后的就业广度,在有关专业中开设第二课堂或选修课,既重视学生专业基础,又注重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专业适应能力。公共能力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素质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两个方面来培养。
3. 改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从“知识本位”,转向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上的“能力本位”,遵循能力素质靠学生主体自身内化形成的基本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探讨式、案例式、任务驱动式、研究式、反思式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的测评及老师的评价标准,给予老师一定的灵活度。确立专业能力素质培养的核心地位,强调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训练习得、实践提升、自我修炼等方式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内化为实践能力,进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专业品质。育人途径上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将传统的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也作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以更加灵活、开放的模式提高我部人才培养质量。教师的使命不仅仅在课堂,要从时间和空间上完全融入到“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中。
4. 改革考试考评方法、方式。
改革传统的理论考试方法,实行考试、考查、考评和认证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公共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的过程指导和过程管理,实践性强的课程可在校外实习前单独增开实践课程,加大对实验实训环节的考查,将每一个实验、实训纳入考核并单独记学分,有些课程可要求写论文或大作业记入课程成绩;团队合作项目,可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某些课程可通过认证考试代替学分,并可免修。针对特别优秀的学生,根据相关规定,可奖励学分。改革考试方式,将实验考试、上机考试、网上考试、积分、与老师的沟通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在多元化评价的同时,逐步向“学分制”过度,逐步走向规范化。
5.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建设。
在实验实训体系上,创新、拓展实验实训平台,争取在校企联合、校企共建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学生将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素质提供平台。提升实验实训课程的比例,增加实验实训项目,在实验实训内容上,要增强专业能力素质培养的就业导向,将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与岗位能力素质培养相结合。利用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将学历文凭、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实现专业能力素质、岗位能力素质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力。建立开放式实验室机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在专业能力上自我提高,鼓励学生利用开放式实验室创新实验,实现创新和拓展能力的自我培养。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和互动平台,使教师全方位的加入到“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中,随时与学生建立沟通和联系,也可让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自主学习,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
附录:计算机信息技术所属各专业学生公共能力培养、校园文化活动实施细则
类别
|
项目
|
活动平台
|
获取学分条件
|
学分
|
学科竞赛活动
|
校级各类学科竞赛
|
学校各处室组织的学生学科竞赛活动
|
全程参加,经组织单位认定合格
|
1—2
|
校外作品竞赛
|
本部、基础部、团委组织的竞赛活动
|
获国家级奖励
|
4
|
获省级奖励
|
3
|
获校级奖励
|
2
|
校内作品大赛
|
IT文化节(技能展示活动)
|
获校级奖励
|
1—2
|
文
明
道
德
活
动
|
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
校部两级各类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
参加由学校、系部组织的志愿者活动3次以上
|
1
|
被评为校级以上优秀青年志愿者
|
1.5
|
党校培训
|
学校党校培训
|
获结业证书
|
0.5
|
团校培训
|
校团委团校培训
|
获结业证书
|
0.5
|
文明寝室
创建
|
校级寝室文化节、文明寝室评比;部文明寝室评比
|
获校级文明寝室称号
|
0.5
|
获部文明寝室称号
|
0.3
|
文
体
类
活
动
|
各类科技文化讲座
|
传统文化讲座、IT文化讲座、科技文化名人报告、职业生涯教育讲座、各类专业讲座、创新创业讲座
|
一年内听讲座达3次以上
|
1
|
文化艺术类竞赛及活动
|
演讲赛、辩论赛、舞蹈、曲艺、歌手赛、、征文、大型文艺晚会等
|
获国家级奖励
|
4
|
获省级奖励
|
3
|
获校级奖励
|
2
|
全过程参加,经组织单位认定合格
|
1
|
体育类比赛
|
运动会、各类球赛、广播操比赛、健美操比赛、棋艺赛、军训会操、其它体育比赛
|
获国家级奖励
|
4
|
获省级奖励
|
3
|
获校级奖励
|
2
|
全过程参加,经组织单位认定
|
1
|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
寒暑假
社会实践
|
个人参加系部组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
|
提交3000字左右的社会调查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
|
1
|
学校组织的“下乡”、“进社区”、“进企业”社会实践活动
|
团队集中活动时间7天以上,并提交个人总结报告
|
1
|
获国家级优秀团队奖励
|
1
|
获省级优秀团队奖励
|
0.5
|
社会调查
|
各级社会调查报告评比
|
获国家级奖励
|
3
|
获省级奖励
|
2
|
获校级奖励
|
1
|
顶岗实习
|
系部组织或批准的顶岗实习项目
|
完成顶岗实习任务(经学校统一安排)
|
1
|
完成顶岗实习任务,被评为优秀实习生
|
2
|
服务社会
|
参与IT业务开发、应用系统开发及其它
|
每开发一个系统并经组织认定或使用单位认可
|
0.5
|
个
性
发
展
活
动
|
学生干部
|
寝室长及其以上学生干部、学生社团负责人、各类实践项目负责人、学生党团组织负责人等
|
获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
1.5
|
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
1
|
经校团委、学生会、教学部考核合格的各级学生干部
|
0.5
|
社团正式注册成员
|
计算机爱好者协会、职业发展协会、爱心社等
|
获国家级、省级优秀社团称号的主要成员
|
1.5
|
或校级优秀社团称号的主要成员
|
1
|
经校团委、学生会、教学部考核合格的社团成员
|
0.5
|
就业创业活动
|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
获国家、省级职业规划大赛奖励
|
1.5
|
获校级职业规划大赛奖励
|
1
|
校级正式参赛选手,完成规划大赛全过程
|
0.5
|
各类专业、职业资格证
|
技能鉴定
|
获中级资格证书
|
2
|
获高级资格证书
|
3
|
各种技能证
|
技能鉴定
|
获合格证书
|
1.5
|
学生所获得的学分可作为“替代学分”、评定 “奖学金”、评定“职业技能奖学金”、“评定优秀班干部”、评定“三好学生”等的主要依据。
唐山对外贸易简章链接:http://www.tsjx.net.cn/ShowInfo_zxzk.asp?id=4334
http://www.hebjxw.com/mb/1/index.asp?id=2003
更多相关信息:http://www.tsjx.net.cn/search_zy.asp?keyword=唐山对外经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