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巾纸的使用和普及,还算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一个新事物。年龄大点的应该还记得,小时候,我们擦嘴、抹汗、擤鼻涕等,用的是布手帕,或者是顺手找来的废纸,甚至是衣袖、衣襟等。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厂家生产出一次性使用的纸巾,它比布手帕方便,省去了洗涤的麻烦,也更卫生些,大家也能够承受其消费的成本。
对于餐巾纸在餐饮市场的日常监管,记者随后采访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卫生部门认为,餐巾纸在餐饮市场的日常使用,应该由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监管;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则表示,这不属于其监管范围内。
记者在唐山一家小吃店看到,这里提供给客人的餐巾纸,就是平常人们上厕所使用的卷筒卫生纸。而客人在吃完以后,也很随意地从纸盒里抽出一截卫生纸擦嘴。店老板说:“我们是小店,档次低,只能用得起这样的纸。我们是免费给客人用,也是为他们提供点方便。”
记者对比名牌餐巾纸和杂牌餐巾纸发现,名牌餐巾纸的纸质柔软细腻,且包装上除了注明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电话外,还标明了原料、执行标准、卫生标准、规格等。而杂牌餐巾纸则纸质比较粗糙,且包装简易,包装上标注的要素也没有名牌餐巾纸全面。
吃进肚子里的肯定是食品,那“擦嘴”的餐巾纸能不能算食品?目前,和食品直接接触的用纸,如水杯、纸餐盒等食品用纸,国家已明确规定需要有“Q S”认证。而餐巾纸没有纳入食品用纸的范畴,属于监管的真空地带。这就造成全国生产餐巾纸的上万厂家,生产标准各异,质量良莠不齐。
业内专家呼吁,需明确餐巾纸包装标识,在外包装上强制标注“Q S”一类的标志,或用显著的文字、图案标明可以作为餐巾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