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飞船将于今日17时38分发射,3名航天员将与其一同升空并访问天宫一号,这是中国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
神舟十号计划在太空飞行15天,将视情况开展飞船绕飞试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神十”发射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将完美收官,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两男一女组合3名中国航天员今日升空
今日,3名中国航天员将伴随神舟十号飞向太空,这次两男一女的组合延续了神舟九号新老搭配男女组合的模式。女航天员在中国载人航天任务中的重要性也将再次突显。
神舟十号飞行乘组由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组成,聂海胜为指令长。聂海胜曾经圆满完成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经验丰富。张晓光是1998年选出的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两名男航天员互为备份,均具有飞船驾驶、组合体管理、手动交会对接、以及应急情况下的处置能力。女航天员王亚平曾经与刘洋一起进入“神九”任务备选名单,她将在“神十”任务中担任太空授课的主讲。
继刘洋伴随“神九”升空之后,王亚平即将乘坐“神十”升空,这位从烟台普通农家走出的“80后”“神女”,也将会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并在太空中向青少年讲授失重环境中的物理现象。此外,在“神十”飞行中,王亚平还将负责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和乘组生活照料。
目前,天宫一号运行在预定的交会对接轨道上,状态稳定,设备工作正常,推进剂等消耗性资源充足,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
此前,针对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特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从提高参试设备安全性、可靠性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总体技术准备和岗位训练,完成了任务设施设备的检修检测,培训考核了各岗位人员。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有序进行。
详解载人飞行任务:“神十”将绕飞“天宫”
在神舟九号任务完成近一年后,神舟十号即将再次飞天。根据任务计划,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有四项:一是发射神舟十号飞船,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技术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二是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和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航天器在轨维修等试验,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四是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飞船撤离并返回着陆场,天宫一号转至长期运行轨道。
此外,“神十”还将视情开展飞船绕飞试验。所谓“绕飞”就是指飞船可以绕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飞行,这是为将来空间站建设做准备。因为空间站可能有多个对接口,飞行器不一定从一个方向进行对接,要绕到另外一个口上去对接,所以就需要对绕飞的功能进行进一步考核。
根据任务安排,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飞行15天,比神舟九号增加两天,其中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组合体工作生活12天,发射交会对接段为两天,飞船从天宫一号撤离后到返回为一天。此次任务将是飞船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周建平透露,此次“神十”航天员不安排出舱任务。
目前,执行飞行任务的八大系统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航天员飞行乘组已按计划完成了相关项目训练,并针对飞行任务期间的空间科学实验及太空授课活动,组织开展了专项地面模拟训练,各项操作技能熟练,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
据了解,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后,会安排一个时段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向地面的公众介绍太空特殊的微重力环境,并通过实验操作讲解微重力状态下的物理现象等。同时,还会进行面向空间站的维修方面的试验,并积累在轨道上的生活经验。
大家来预祝神十发射成功!